来源:地产offer/投行圈子有补充
首先声明,下述所有职业转型,笔者没有任何嘲讽或歧视,面对职业困境,他们没有忘记家庭责任,没有选择躺平摆烂,仍然在想谋生的出路,这份勇于承担家庭责任、积极面对生活的勇气都值得我们去尊重。
地产这碗饭,是真的端不稳了。
以前风光无限的地产人,现在不是在找活路,就是在找活路的路上。这可不是瞎说,看看这两年发生了什么,你就知道什么叫“惨烈”。
恒大,这个名字现在听起来就让人心头发凉。两年,亏了8120亿!负债总额高达2.4万亿,资不抵债近6000亿。这数字刷新了中国企业的亏损纪录,像颗炸弹一样炸得整个行业晕头转向。
就在前些日子,他们才把2021年、2022年的财报补发出来,里面的窟窿大得吓人。而富力地产呢?同样焦头烂额,直接被供应商申请破产重整了。这些巨头轰然倒塌,砸碎了多少人的饭碗?
展开剩余84%数据冰冷,却最真实。仅在2022年一年,超过20万人从房企里卷铺盖走人。这不是小打小闹,是实打实的行业大撤退。看看那些曾经风光无限的千亿房企,金科、禹州减员超七成,龙湖、融创、碧桂园这些响当当的名字,裁员都过了万。
深圳的中介们更苦,“深八条”出台时还有5万多人挂着星级,到了今年6月,只剩2.7万。三年,近2.4万人消失了。这还只是台面上有登记的,那些没登记的“隐形中介”,谁知道又有多少?
没成交,没业绩,守着空荡荡的门店吃底薪,房地产真成了“房地惨”。
活下去成了唯一的目标。转型?
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。送外卖、开滴滴、卖保险、做微商,成了地产人最常见的“再就业”标签。可这碗饭也不好吃,竞争激烈,赚的都是辛苦钱。有些人的转型路子,就让人大跌眼镜了。
去年安徽的地产人跑去当和尚,已经够让人唏嘘了。
没想到,今年西安又曝出更离谱的:一个项目的前营销人员,据说直接“下海”拍片去了。
网传照片在同行圈里疯传,有地产人甚至在某豆视频里认出这位帅气的“男主角”就是自己认识的置业顾问。这转型幅度,堪称“一步到位”。
深圳那位资深高管的选择看似“佛系”,实则也是无奈。管过金光华、益田假日广场这些标杆商业,做到集团常务副总的位置,最终却在色达出家。
好友说他“不缺钱,早就赚够了”,但行业前景的黯淡,恐怕才是真正的推手。
更普遍的现象,是擦边。行业里的美女们,似乎在这条路上找到了“捷径”。做地陪?名义上是旅游接待、规划路线,但穿着暴露提供“情绪价值”的,大有人在。
某书上这类广告不少,打着建筑师、设计师的名头招揽客户,甚至还有“陪画图”的业务。直播讲建筑知识?也得穿上紧身包臀裙,男学员们才听得格外“认真”。颜值成了流量密码,擦边才有饭吃。
建筑高工也放下身段了。一位40岁的单亲妈妈,曾是央企设计院主力,后来跳到房企做设计经理,妥妥的高级工程师。行业寒冬、公司欠薪裁员、末位淘汰的恐慌,加上独自养娃的压力,把她逼上了直播的路。
屏蔽同事朋友,还是被说“搞擦边”。为啥?视频里展示性感身材和穿搭,吸引的男粉多,骚扰也多,卖女装给男粉自然卖不动。但她咬牙坚持,粉丝积累到60多万后,终于选择离开地产。
她是庆幸的,虽然钱不多,但自由了。那些留在房企的同事呢?还在拿着最低工资苦苦挣扎。“兜里有钱永远比面子更重要。不出去挣钱,家里的老人、孩子怎么办?”
还有更接地气的“转型”——直接去洗脚按摩店上班。朋友圈里,前禹洲的置业顾问已经满屏都是拉客和招“技师”的广告,业务熟练得很。
之前积累的客户资源,尤其是男客户,说不定还真用上了。脑子活,没框框,放下身段,这碗饭也能端。但想想以前卖房,现在干这个,这落差感,没几个人受得了。
房企自身更是风雨飘摇。评级机构的眼睛雪亮,龙湖、碧桂园等头部企业接连被下调评级展望,穆迪、瑞银的报告直接引发股价暴跌。
对房地产市场的信心脆弱得像张纸,一点风吹草动就能掀起惊涛骇浪。前两天的内房GU,又是绿油油一片,龙湖跌超9%,碧桂园跌超7%。拿什么撑起明天?
有人说“一鲸落,万物生”。可地产这条“鲸”落下来快两年了,其他行业真生出万物了吗?看看地产人五花八门、甚至充满辛酸的转型路,答案似乎并不乐观。当和尚、拍片、擦边直播、按脚……这些活法背后,是整个行业的崩塌和无数个体的挣扎。
那些冰冷的亏损数字和裁员数据,落在每个人头上,就是一座座沉重的大山。恒大亏掉的8120亿,是无数购房者的血汗钱和从业者的生计;20万离开的地产人,背后是20万个家庭需要重新寻找支点。
行业畸形膨胀时,大家跟着吃肉喝汤;泡沫破灭时,体面成了奢侈品。什么高工、经理、顾问的光环,在生存面前碎了一地。
用身材博流量也好,去足浴店打工也罢,不过是求生的本能。但这股“转型潮”能持续多久?擦边饱和了怎么办?足浴店也人满为患了又该去哪?没人知道答案。
唯一清楚的是,地产的黄金时代,连同那个时代赋予的体面与稳定,是真的一去不复返了。留下的,是一个需要所有人重新适应、甚至放下一切去挣扎的冰冷现实。路在何方?
每个人都在摸着石头过河,脚下是深不见底的寒潭。
放眼望去,除了地产行业,眼下的职场人,生存压力都很大。
活下去,比什么都重要。
每一个谋生的饭碗背后,托举的是一个家庭。
本文声明,上述所有职业转型,笔者没有任何嘲讽或歧视,面对职业困境,他们没有忘记家庭责任,没有选择躺平摆烂,仍然在想谋生的出路,这份勇于承担家庭责任、积极面对生活的勇气都值得我们去尊重。
活下去,比什么都重要。
对此线上炒股配资之家,您怎么看?
发布于:河北省掘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